嘉宾专访
李存东
用绿色智慧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
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接受采访
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表示,我们坚持设计引领、文化带动和科技支撑,坚持绿色、智慧、科技的理念。以城市更新为标,项目更新为本;规划策划为先,设计引领为重。开展可持续城市更新,既要关注宏观层面,比如从国家到区域再到城市的整体性推进,更要关注和鼓励以一个经济主体推动的具体项目的更新,例如从一个片区、一个街区、一个组团,甚至一栋房子的更新出发,解决具体问题,实现多方利益共赢。同时,城市更新离不开前期的规划,谋定而后动,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。对项目级的更新,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设计,好的设计能够为更新项目带来持续不断的价值,为项目带来人气和活力。
余毅
推动城市更新背景下环卫设施升级发展
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,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院长、正高级工程师余毅接受采访
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,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院长、正高级工程师余毅介绍,我们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,汲取先进知识后,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装备。目前,我们通过自己出制造图、配方找工厂加工的制造形式,为国内近40座焚烧厂提供了技术支撑。与以前相比,垃圾杂质的去除率、有机质的利用率都大幅提升,对建设投资和运行等方面的降本增效非常显著。同时,我们也在积极谋划湿垃圾场二次固渣的资源化利用,并对沼气高质利用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等,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背景下环卫设施升级发展。
吴玉青
智联数字丝路 共筑东盟未来
中国—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玉青接受采访
中国—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玉青表示,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跨境合作模式。中国—东盟建筑产业服务平台(丝筑汇“CAC”)于论坛举办当天发布,为中国与东盟的互利合作注入新的动力。过去,企业出海往往需要大量线下调研和试错,成本高、周期长、风险大。而数字化手段的引入,使企业能够通过平台在前期就获得精准的市场洞察和风险评估,从而提高决策科学性。同时,借助数字化项目管理工具,中方团队与东盟团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协作,从项目设计到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都能保持透明和可控,大幅降低沟通与管理成本。更重要的是,数字化还为绿色建筑、智慧工地等新业态提供了技术基础。我们相信,未来的区域建筑合作将不再依赖传统的“人海战术”,而是越来越依靠数据驱动与智能协同。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完善中国—东盟建筑产业服务平台,让更多中国企业能够“走得出去、站得稳、发展好”,同时也推动东盟市场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。